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据《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第三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6%,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4.6%,预计2015年将提升至47%,服务业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约12%。从产业细分的角度来看,基础物流服务(仓储和运输)增速将仅能达到7%左右的水平。过去十年,以简单仓储和普通运输为代表的基础物流业务年均增速约为10%左右,显示出较低的进入壁垒、技术含量和议价能力。考虑到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并参考发达国家经验,中国整体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将出现下滑趋势。“十二五”期间,传统仓储和普通运输服务等基础物流业态年均增长将略低于GDP增长水平,维持在不足7%的水平。信息平台实现了对供应商、生产商、制造商持有库存的新型物流企业的集中库存管理,实现了社会物资信息的集中控制与管理,降低了社会持有的安全库存,实现了风险集中效益。
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借助于增殖网 (Value AddedNetwork,VAN)上的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来自动实现,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的过程也可以自动完成;二是组1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In1tranet)。二是组1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In1tranet)。比如,台湾的电脑业在90年代创造出了“全球运筹式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点是按照客户定单组1织生产,生产采取分散形式,即将全世界的电脑资源都利用起来,采取外包的形式将一台电脑的所有零部件、元器件、芯片外包给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去生产,然后通过全球的物流网络将这些零部件、元器件和芯片发往同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组装,由该物流配送中心将组装的电脑迅速发给订户。这一过程需要有的物流网络支持,当然物流网络的基础是信息、电脑网络。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2)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的技术框架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实际上就是一个城市虚拟物流企业联盟,它包括了一个传统企业所应具有的供应链管理的全部职能,需要处理采购、库存、运输、销售等各个职能,网上交易环境管理,电子采购,运输管理等内容。①电子采购子系统电子采购子系统向制造商提供了生产所必须的采购信息,向供应商提供了销售产品和原材料的舞台。电子采购系统具有网上交易的功能,实现了企业的采购功能,即生产企业可以通过虚拟物流企业的强大查询功能和辅助决策功能,确定供应商,制订采购策略和方案。②库存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借鉴了VMI系统的思想。信息平台实现了对供应商、生产商、制造商持有库存的新型物流企业的集中库存管理,实现了社会物资信息的集中控制与管理,降低了社会持有的安全库存,实现了风险集中效益。这种基于市场法则的物资控制与管理,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同于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物资管理方法。在战1术层面即业务层面上,库存管理实现了对社会仓储资源的管理,持有库存的新型物流企业 (供应商、生产商、制造商)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仓储资源。虚拟物流虚拟物流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方式。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风电设备运输的金吉物流于2025/4/28 6:48:4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jiling.mf1288.com/whjjwl-2858386940.html